1)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甘心_汉末龙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滔滔江水川流不息,骑兵洪流沿江而进。

  沸流水的主干河谷宽有一里多,两岸山峦叠翠,植被良好,沿江一带有少部分冲积平地,土壤肥沃,适宜农耕。

  江中产鲤、鲢、鲫、草等鱼类,航运不发达,多激流哨口,舟楫难行,只有梁口一线能通大船。

  这些都是舆图上看不出来的,刘襄能知道得这么详细,是因为路遇商队,救下了一个叫柳毅的人。

  此人是汉民,安平军打辽东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想要携家眷取道高句丽逃往乐浪郡,然后,家人俱丧,自己也沦为了高句丽人的奴隶。

  小有资财的士族子弟沦落到不如大牲口的奴隶,父母妻子皆亡,他心中充满恨意。

  战乱年景,这样的苦难比比皆是,不得不令人感慨。

  “将军,前面便到了卒本川,是沸流水畔的平地,高句丽的原王都纥升骨城就在那里,将军可要攻城?那城依山而建,不好打,鄙人愿混进去打探消息,助大军破城。”

  柳毅殷勤的介绍地形,他恨不得高句丽马上灭国,全数被屠才好。

  刘襄对纥升骨城不感兴趣,开口问道:“此地距离国内城还有多远?”

  “沿江而走还有三百八十多里。”

  “山中可有道路通行?”

  柳毅颤抖了一下,往昔的疼痛渗到了骨子里,令他难以忘记:“山地崎岖,难以通行大军,小路弯弯绕绕,比沿江而走快不了多少,吾随商队走过一次,差点被打死。”

  凄惨的经历造成了太大的伤害,刘襄劝了他一句:“商队尽被屠灭,你已经报过仇了,不可将自己囚于过往,前尘如梦,便忘记了吧,往后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柳毅躬身行礼:“多谢将军宽慰,吾感念于心。”

  “不必如此,军情紧急,要加速赶路,你可还受得住?”

  柳毅强打精神,咬牙坚持:“以往扛着重物都能坚持来往,现在骑马而行,不在话下,只愿能看到大军破城,屠灭高句丽,在此之前,吾什么苦都能吃得。”

  大军无视了慌乱的纥升骨城,沿着沸流水向南奔驰了一百五十里,河道转向东流,骑兵随着地形东进,又走了一百六七十里。

  历时四天半,趟过荒滩、沙砾,渡过水泡、淤泽,行进三百多里,终于赶到了两河交汇的梁口。

  此处向北六十里,便是王都国内城。

  约定于此等待的云帆营不见踪影。

  刘襄很疑惑,鸭绿江中下游是能通航的,此地离西安平只有两百多里,怎么现在还没到?云帆营在那待了快一年,他们也执行过开辟航路的任务,怎么可能不调查当地的水文?若不能通航早该回文报信才对。

  他忍不住问柳毅:“马訾水不能通航吗?”

  “春三月已经能通航了。”

  得到的答案跟他想的差不多。

  “阎志,带一屯越骑向下游寻找,找到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