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唱念做打_重生铸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天赵泽君忙得脚不沾地,白天要上课,偶尔抽个空翘半天课,总算把各方面都处理妥当。

  就这几天时间,高岗村的又塌了三栋房子,一个孤老头,两对老夫妻,住进了二层小楼。

  年轻人有力气和精力去加固房屋,这些老年人在天灾面前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只能听天由命。

  高岗村的民风有纯朴的一面,同时也有让赵泽君很厌恶的一面,贫穷无知是这里的主旋律,在暴雨到来的第一时间,很大一部分高岗村年轻人想到的是加固自己家的房屋,而至父母于不顾。

  这种现象在已经结婚的年轻人当中尤为突出,住在小楼里的一对老夫妻,两个儿子的住处距离他们的房子不到一百米,大雨到来的时候,却一个都没来管他们,直到他们的房子塌了,住进小楼后,两个人才露面,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带了床被褥,留了五分钟就先后闪人。

  赵泽君来二层小楼的时候,两个组的人几乎都出去帮忙了,几个老太太在二楼走廊上洗衣服,这几天只要出门,回来肯定就是一身泥。

  老人年纪大,没什么文化,也不会说太感人的话,见到赵泽君,就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

  “还有人在家没?赶快来一个!前面小脚老太太家都快成海了!”

  听到楼下有人叫,赵泽君拿这个脸盆就冲下去,“我在我在……”

  就在赵泽君忙于救灾的时候,高岗村受灾事件,在网络上也开始飞快的发酵。

  2002年网络的传播力量远远不如后世,正常情况下,一条新闻一夜间举国皆知的情况很罕见。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主要是大城市里的网民的,或多或少的都从网络上,从朋友、自家的孩子那里,听说了宜江市的高岗村。

  “这倒霉天,整天下雨烦死了……喂,隔壁宜江市发大水了,好多房子都倒了,听说没?”

  “不会吧,城市里怎么会发大水,有排水系统的啊,又不是农村。”

  “是宜江市里的一个城中村,好像叫什么岗村?”

  “你们再说高岗村吧。”有人插话说:“我在网上看到了,那地方是城中村,哪有什么排水系统,生活条件还不如农村呢,下大雨好多房子都塌了,其中还有些退伍老兵、五保户孤寡老人,连房子都没了,可怜哦……”

  “对对对,就是高岗村,我听我儿子讲,宜江市当地民间自发组成了一个救灾抢险队。网上还有照片呢,我找给你们看……”

  ……

  “老公你听说没,苏南省有个贫民窟给水淹了,其中还有不少老兵呢,你不是才退伍吗,要不要捐点款啊?”

  “我知道!当地有个工程队在救援,我问了,人家不要捐款。”

  “啊?还有这种好人,自己掏腰包?”

  “应该说现在坏人太多,反而显得好人珍贵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