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1章 廷推结果_大国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只是过来旁听。按着惯例,主持地方督抚廷推的官员是吏部尚书。

  虽然内阁阁臣的地位不断拔高,到了本朝更是出现了严嵩这种“独相”,但大学士在明初仅是正五品的官员,根本没有参与的资格。

  在这个讲究祖制的时代,哪怕内阁首辅的权柄足够大,但他们亦是要遵循这个传统,故而内阁大学士不参加廷推成了惯例。

  当然,虽然他们不直接进行参与,但徐阶作为徐党的党魁,加上他是廷推结束和皇上相连的纽带,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最终的结果。

  在这个偏殿中,早已经准备好相应的椅子,众官员则是纷纷入座。

  明朝是一个很注重仪式感的国度,在祭祀云雨风雷岳镇海渎山川等神派遣武伯爵,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则派遣公爵,而祭祀太庙或孔圣人则是非朝中重臣不可。

  廷推原本有坐推和立推两种,却是以“立推为尊,坐推为卑”。

  只是到了本朝,内阁、尚书和部分侍郎及重要总督的任命权则在牢牢地掌握在皇上的手里,采用的都是“特旨”进行任命。

  现在留给官员廷推都是不甚重要的官职,参与廷推的每个官员的地位都比所推选之人地位要高,自然采用的都是坐推了。

  吏部尚书居左而坐,两位阁老则是居右旁观,其余官员则是分列两旁。

  五位尚书和左都御史并不存在固定的排序,户部尚书严讷和礼部尚书李春芳都已经是准阁老,但坐在第一位的则是兵部尚书杨博。

  对此,很多官员却是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色,默默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

  按照以往的惯例,坐在第一位的则是资历最高的工部尚书雷礼,其出任尚书已五年有余,是最高资历的老牌尚书。

  不过杨博是嘉靖八年的进士,且似乎将他在地方挂职兵部尚书的任期亦是算上了,却是当仁不让地坐到了首座之上。

  众官员看到工部尚书雷礼脸色平静地坐在第二个位置,而上头的两位阁老都没有选择吭声,亦是权当没有瞧见般。

  只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杨惟约是持宠而骄,已然是要借此标榜自己才是阁老之下第一人。

  林晧然虽然资历尚浅,但终究是礼部左侍郎。由于任命在户部左侍郎马森的前面,故而他亦是位居马森之上,前面则是别外三位六部左侍郎,地位已经是位居第十二了。

  他亦是看到杨博抢到雷礼的前面,只是看到当事人工部尚书雷礼都没有进行争执,他这个“外人”自然是不会多嘴。

  官场其实很是微妙,很多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特别是摊上这么一个不按规矩出牌的皇帝,令到这个朝廷亦是跟着混乱了。

  考功司郎中陆光祖突然从外面匆匆走进来,在吴山的耳边嘀咕一句,吴山的脸色肃然,则是扭头望了林晧然一眼。

  林晧然发现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