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8章 应劫之法_大国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徐阶的那一份浓浓的不屑。

  且不说徐阶当年如何巴结于严嵩,简直跟严嵩是蛇鼠一窝,而出任近六年的首辅,却是没有做出什么显赫的政绩。

  最近大明跟俺答的和谈倒是一次值得赞扬的功绩,但还是要得益于林晧然主持的山西大捷打掉了俺答的嚣张气焰,这才有双方坐下来平等谈判的基础。

  当然,很多官员敢于站出来评判徐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徐阶即将倒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官场现象。

  早在严嵩当政之时,这种现象便已经出现。当严嵩得到嘉靖独宠之时,底下的官员都是纷纷称颂严嵩为贤相,哪怕放个屁都是香的。

  只是严嵩倒台之后,林润等人已然是忘记了昔日的恭维之词,却是寻得时机便是狠狠地捅向那位老首辅。

  现如今,由于林晧然的出现而产生了历史偏差,当年发生在严嵩身上的事情正在悄然地出现在徐阶身上。

  贤相?

  一座连奸臣严嵩都不再愿意去耗资修建的寝宫,徐阶却干得漂漂亮亮的;一个连奸臣严嵩都知道要提高朝廷盐税收入的治国之策,徐阶上台却是即刻取消讨好山西盐商;一个连奸臣严嵩都知道要清倭寇和剿匪寇,徐阶上台却是一力主推休养生息。

  若真是休养生息亦就罢了,结果直接抛出了“加征三年”的提案来盘剥普通百姓解决财政问题,通过“禁铁令”来谋利而抑制了民族的发展。

  正是如此,而今对徐阶的声讨并不是历史偏差,更像是华夏民族历史的一次拨乱反正,一次对徐阶更为公正的审判。

  但是世事往往不遂人意,总会朝着他们所不愿意的方向发展。

  在他们等待着皇上对徐阶的审判之时,甚至有官员准备上疏弹劾徐阶,下午时分从宫里传来了一则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消息:“皇上将海瑞的奏疏留中了!”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流程,而处理奏疏自然不例外。奏疏经由通政司到司礼监,再到皇上的手里,这理论上都是绝密的。

  只是皇上既可以不交给内阁票拟,亦不直接处理送到六科廊,甚至是永久性地丢在一旁,这便是“留中”。

  到了这个时候,京官和地方官员的优劣便是体现出来!

  若是京官,那么可以即刻再上疏,亦或者写一份草疏送到六科廊或内阁,甚至直接将自己要弹劾徐阶的内容公布出来。

  只是海瑞远在松江府,哪怕隆庆将他的奏疏当了柴火烧了,他亦不会知道皇上将奏疏留中,而是老老实实地傻傻等待。

  “皇上这是有意护着徐阁老?”

  “这怎么可能,不是都说皇上因高拱而记恨徐阶吗?”

  “此事恐怕没有表面这般简直,皇上可能是打算用平衡之道了!”

  ……

  很多事情在揭露面纱前,大家都是云里雾里,在得知奏疏被留中之时,自然而然地解读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