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4章 上任_大国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再宁静,甚至还会重新洗牌。

  在城门进行了三接三迎的仪式,众官员簇拥着新知府的轿子从东城门进入广州城,轿子“由东往西”代表着“紫气东来”之意。

  大明有定制:一至四品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其中正四品又是一个大门槛,只要正四品的官员不犯大错误,断然没有被贬到偏远之地的可能性。

  林晧然身穿着绯袍端坐在轿中,头戴着双翅乌纱帽,身穿着云雁补子的官服,腰间竖着素金腰带,宛如一个新郎官般。

  在众人的簇拥、鞭炮和锣鼓声中,他却显得很是平静。轿帘高高揪起,他目不斜视地望着前面,如同老僧入定般。

  跟着当初上任雷州知府一般,他先到了属于广州府的城隍庙进行祭拜仪式。

  城隍庙就坐落在惠福大街,旁边还有一个关帝庙,是广州城内的一处繁华之所。平时城隍庙门口会聚集一大帮商贩在这里摆摊售货,但今日却只能成为围观群众之一。

  由于今天是新知府的上任日子,特别林晧然的文名冠绝古今,致使很多百姓和士子纷纷前来围观,人数竟然有上千之多。

  林晧然从官轿下来,城隍庙门口自然已经清场,那些围观百姓只能远远围观。

  “为人须凭良心,初一十五,何用你烧香点烛。”

  “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谨防我铁链钢叉。”

  ……

  林晧然正准备拾阶而上,但突然间顿足仰头观望这城隍庙门前的对联,这副对联无疑是对他们为官之人的一种劝戒。

  只是不得不承认,这种劝戒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不然亦不会出现刁庆生这种恶少。

  拜过城隍庙,仪仗队穿过处在中轴线上的承宣大街,然后进入惠民大街。

  惠民大街亦称衙门街,第一座衙门是布政司,接着第二座衙门便是广州府衙,是主管广州府境内数百万百姓的府衙。

  “大人,衙门到了!”

  轿子到达府衙前,有人轻轻地提醒道。

  跟着雷州府衙的布局相似,前面是张贴告示的照壁墙,轿子在府衙广场停下,眼睛便是气势十足的广州府衙大门。

  八字墙、门很阔、檐很高,不愧为省会的府衙,规模要远胜于雷州府衙。

  轿子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进到府衙里面。左边是府衙的牢房,右边则是寅宾馆,接着队伍继续进入二门,这才停了下来。

  林晧然不紧不慢地下轿,以一跪三叩礼拜仪门。

  穿过仪门后,他到甬道中央前的“戒石亭”前,假亭中竖着的一块大石,正面刻着“公生明”三个大字。

  跟着一次在雷州府的敷衍态度不同,这次林晧然很郑重地拜了“公生明石”,脑海并浮起出自《荀子*不苟》的“公生明,偏生暗”。

  接着,便是到了公堂。

  踏入月台,跨上丹陛,他整理装容,站到公堂之上,朝着北面的帝阙之位行大礼。礼毕之后,再拜摆放在案上的官印,这便算是正式上任了。

  只是广州府衙很大,后宅占地更是超过十亩。就如同后世入伙般,他还要拜衙神萧何、土地公、马房的马现神、灶王爷等,这才算是正式完成所有的仪式。

  待这些礼毕后,他才完成了所有的流程,成为了这座府衙的新掌舵人。

  咚咚咚……

  时间仿佛是掐着一般,大门外的鸣冤鼓骤然响了起来。

  林晧然对此似乎没有丝毫的意外,一直是行尸走肉般的他,这时候眼睛似乎才多了一丝神采。

  按着官场的惯例,一般不是紧急的任命,大家更愿意避开这三个火月。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有理由打破这条陈规,更要告诉广州城的百万百姓:他对得起“林雷公”这个称谓。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