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锋不可当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切源自于郑州之战后史迪威和CIA情报人员同文建阳的接触洽谈。

  郑州会晤文建阳向史迪威和CIA传递了四方面信息;

  第一、

  莫斯科的战争潜力在大规模增加,外蒙之战结束后莫斯科整编了数十个方面军,国内航空科研领域更是突飞猛进,苏联的战争潜力远远超出华盛顿所了解信息;

  第二、

  外蒙战场出现日式KI-4隼式战机,日本在向莫斯科输出航空技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列车昼行夜出的将大量日本急需的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输送向满洲国,莫斯科和日本已经深层次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第三、

  日本因为战争规模的扩大所面临的战略物资紧缺压力极有可能发动东南亚军事战争;

  第四、

  阿拉莫斯爆炸事件十有八九和莫斯科脱离不了关系;

  史迪威和CIA所汇报信息又将罗斯福和马歇尔、史汀生等人记忆拉回到初次和文建阳洽谈的一幕当中。

  因为当初不确定日本的战略方向和对东南亚的意图,所以华盛顿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取消了汉华军关于运输舰和坎农级护卫舰以及重型轰炸机的军购合同,但苏德战争的爆发再一次验证了文建阳的预判,而CIA也隐约自东南亚嗅觉到风雨欲来和文建阳关于东南亚局势的正确推断。

  罗斯福需要重新分析格局;

  首先,罗斯福最初担心汉华军的横空出世、发展以及军事层面的强势不符合美国亚洲利益,但眼见的问题是日本非但没有在同汉华军的战争中损失被消耗,日本和莫斯科的联手以及一系列控制区的开发建设反而增加综合实力。汉华军远没有到达自己所担心的程度,日本也没有被削弱到不堪一击的层面。

  既然这样就该支持汉华军更深层面的军事行动;

  再次就是日本和莫斯科的联手,英国制造挪威工厂事件,罗斯福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德国在欧洲的犁庭扫穴罗斯福坐立不安,罗斯福担心同样的一幕会出现在苏联战场,但分析汉华军所有提供信息之后罗斯福相信莫斯科在承受了蒙古战场的损失之后已经被失败磨砺,会终极反弹。既然这样就不介意再次推波助澜一次。

  再次就是阿拉莫斯事件的影响,如果阿拉莫斯事件真是莫斯科所为,数千名北美最优秀科学家损失所造成的对美利坚国家利益打击,这笔账非算不可。不能明目的声讨,就暗中实施手段,没有谁比汉华军更为适合承担这个角色。

  重重因素交错在一起,罗斯福政府支持了秦皇集团对汉华军的设备出口。得到官方批文,罗斯柴尔德和宋明书有的是办法偷梁换柱的调入大量汉华军急需的机械设备物资。出航的船队有美国支持,伦敦自然不会干预而德国更是默契。整个船队在大西洋的航行非但没有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