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四两拨千斤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面战场大规模的对战稍微消缓但汉华军特种部队、八路军游击队、重庆军事委员会特战大队和苏联克格勃特种部队、伞兵部队,日本樱花特种部队、伞兵部队、梅机关、玄洋社、黑龙会的谍战、特种战、破袭战、游击战却自黄河一线到长江两岸一发不可收拾的爆发。

  双方暗战力量在不遗余力摧毁对手的同时尽可能的利用不断的出击掩盖主战部队兵力调动的战略意图。

  苏军、日军联手的渗透破袭主角还是日本,苏联克格勃和伞兵部队只能活动在双方前沿对峙区域,肤色、外貌决定了克格勃情报组织无法像梅机关一样向纵深区域渗透侦查。

  安徽方向是梅机关渗透的重点,但高传辉不担心,群众基础固若磐石而且有完善高效的信息传递手段,何况坐镇的是邱艳玲。

  在将根据地所有科研基地、军工场所戒备提升到最高等级的同时邱艳玲调度下根据地特警部队、狙击学校学员、‘明’间谍学校、重明鸟、轻骑兵学校汉华军特战、暗战力量倾巢而出活动向安徽、山西、陕西等区域。

  阶段性日军、苏军战术的变化给了明间谍学校、轻骑兵所有学员磨砺成精的实践机会。

  根据地;

  和以往汉华军大战结束完成部队整军编制不同,文建阳、高传辉在黄河一线战云密布,哈萨克斯坦烽火连天,安徽长江以南局势扑朔迷离、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开始筹划汉华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部队整编。

  根据地6月份征兵过百万,外加之前季度征兵兵源,排除各作战部队战损补充,有近140万的新兵训练时间达到5个月之久。

  按照根据地非大规模战争状态下新兵训练一年投放一线部队的标准,5月时间显短,但为适应未来战争需求文建阳和高传辉统筹规划未雨绸缪。

  根据地随着各种技术条件、训练条件、训练手段的升级,新兵训练质量也在逐月增加。汉华军新兵入训练营前半年时间内接受士兵基本科目训练随后整编特殊强化训练。二次征兵新兵、季度兵比较以往最大的特色就是文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而且新兵训练初始便依据文化水准和个人特长分门别类开始针对性安排。

  根据训练方向和未来战事需求以及根据地军工产能的发展,文建阳、高传辉规划中首先是实现最终目的下的军团化编制,步兵集团军、装甲集团军、空军集团军、空降军、山地师、海军陆战队、战略支援部队(技术侦查、电子对抗等)、火箭军、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等兵种编制正式进入汉华军作战序列。

  这是远远超出时代的规划和编制,所以文建阳、高传辉需要提前规划然后再进行特殊训练和相对应的作战武器开发。

  分门别类规划到再一次针对性特殊训练到投入实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