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千四百九十八章 飞跃海峡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伍世彬、张善华猜对了;

  在文建阳、萧飞羽意识以及当初缴获的“潜水航母”为参考,汉华军发展的就是未来水下战略武器。

  这个规划同样很早,黄海大战结束,汉华军打捞出击沉的凤翔号航空母舰经过研究之后军工就开始了计划性研发,随后缴获两艘潜水航母则直接加快了这个研发的进程。

  文建阳的观念中只能搭载4架水上战斗轰炸机的潜水航母在越来越先进的对海搜索雷达出现后攻击性会直接削弱,除非潜水航母走上另外一种模式。

  但这种模式对技术的要求太高,唐宫和潜艇工厂不能好高骛远,最现实是以潜水航母为基础,唐宫联手威海潜艇工厂研发攻击性导弹潜艇。

  思路设定时汉华军唐宫飞弹项目距离实战投入尚远,以研发装备一代规划一代的目的为初衷,军工需要在导弹潜艇之间有一个过渡性项目。

  项目就在技术改造的潜水航母上安装1口径火箭炮发射器。

  汉华军支援舰的研发已经成熟了将火箭炮搬上战舰的技术,如今的考验就是如何放在潜艇。

  潜水航母的出现解决了最基本技术问题,而文建阳等人又可以提供可参考的未来设计思路。

  无数次的实验改造后四艘可以发射火箭弹的水下战略潜艇跃然而出,火箭发射器全部安装在原潜水航母飞行甲板,火箭发射时弹道良好,达到实战需求。

  同时威海工厂在技术积累前提下开始了真正意义可以发射飞弹的战略飞弹潜艇,完全是后世的设计风格,利用发射筒实施飞弹攻击。

  技术已经达到需求,思路源自后世,但实际中后世历史二战末期德国就开战了可以发射V飞弹的秘密研究,还是因为战争走向的原因项目在最后阶段被迫中止。

  汉华军则在德国潜艇技术上消化吸收日本潜水航母技术,又利用文建阳等人的后世思维引导首先成功研发出可以发射火箭弹的水下超级潜艇。

  济州岛快反师、空中突击师横渡济州海峡,文建阳又如何不思考日军驱逐舰、战列舰对运输编队的攻击。

  张善华、伍世彬震撼中接收四艘战略潜艇并快速训练成军,所要执行的任务就是秘密对日军舰队的突然性打击。

  周边海域日军舰队的大致活动方向早就被侦查潜艇摸得一清二楚,日前四艘战略潜艇便秘密进入攻击区域水下潜伏。

  以国内地下溶洞命名为“太极”号、“琵琶”号、‘芙蓉号’、‘紫霞’号的四艘战略潜艇两艘一组在伍世彬、张善华指挥下分居济州海峡两侧静静的等待着石破天惊的一击。

  ‘芙蓉号’、‘紫霞’号东南0千米海域,日本“长门号”战列舰以及6艘‘峰风’级驱逐舰组成战列舰编队劈波斩浪高速接近向济州海峡。

  全面技术提升的原联合舰队旗舰‘长门’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