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不是冤家不碰头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柴令武非常庆幸,自己抄杜甫的《望岳》只抄了这两句,否则还不得被高文敏解说到被河蟹的地步。

  果然是银者见银。

  吃饱的高文敏毫不见外地躺柴令武铺上挺尸,鼾声还颇有节奏。

  “辅机表兄,履行没听到……不知道长孙安业的事!”

  高文敏突然梦呓,额头上也冒出冷汗。

  柴令武轻轻摇头。

  可怜的娃,这是被长孙无忌的谋划吓到了。

  其实根本没必要惊慌,当年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是身为娘舅的高俭收养了他们兄妹。

  有这一段情谊,不出大事,长孙无忌怎么也不会对付高文敏。

  贞观元年,身为右监门将军的长孙安业,跟随义安王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密谋借禁军反叛。

  李孝常等人被处死,因为长孙皇后求情,李世民才将长孙安业发配嶲州,即后世四川越西县。

  柴令武在后世看到这一段史料时,常常疑惑长孙安业是不是被门板夹过脑袋,好好的国舅不当,要去造反。

  但凡长孙安业本本分分的,心慈的长孙皇后总会保他一生荣华富贵吧?

  融合了前身的记忆,再加上这段时间任职的经历,思维拓展之后,柴令武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摩人。

  大概率,长孙安业即便不反,翻身农奴长孙无忌也会将他逼入死巷。

  当年的大仇,气量大的长孙皇后可以不计较,素来记仇的长孙无忌可绝不会放过。

  毕竟,当年要不是舅父收留,他们兄妹可能会饿死街头!

  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要柴令武相信长孙安业被发配嶲州后、长孙无忌会没有动作,不如相信老虎改行吃素。

  哦,对了,大唐没有老虎。

  为了避皇帝曾祖父李虎的讳,虎牢关改名武牢关,管中窥虎变成管中窥豹,虎子变成马子,老虎变成大虫。

  当然,唐朝对日常的生活、诗文,避讳不那么严重。

  李白敢写“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杜甫敢写“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至于这与二位诗人官运不畅是不是与此有关,柴令武就不得而知了。

  即便与高文敏关系不错,柴令武也不愿介入这破事里,只能悄然出了县衙。

  集市里,人声鼎沸,罗大宣抱臂,笑眯眯地看着往来的人群,面上的褶子都仿佛熨平了。

  正式交易的第一天,阿融报上来的市税,已经够县衙维持一个月的开销了。

  这么弄下去,米川县进入良性循环,指日可待啊!

  看到柴令武的身影,罗大宣抚着花白的胡须,示意柴令武往前看。

  一个英姿飒爽的吐谷浑女子,瞪着丹凤眼,冲着阿融嚷嚷:“当我们吐谷浑人不知道唐律?行商者,在郡县税三十之一,你凭什么收三十之二?”

  (这税率,是搬了建中元年二月的诏令,详见《旧唐书》志二十八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