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贞观六年,指掌翻飞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枊范认真地学习了借贷记账法,一时间以为神技。

  相对单式记账法而言,这是完美无瑕的珍品。

  柴令武并不忌讳枊范与监察史、典事观看自己的操作,一边操作还一边解说原理。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句话听起来倒是很容易,却是最难做到的,后世多少老会计为了那一分钱,算盘扒烂、键盘敲废,通宵达旦地追查。

  反倒是那些金额巨大的差错,老会计们根本不以为然,该抽烟的抽烟,该喝茶的喝茶。

  至于说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九世纪,柴令武不可能生造出这个词汇。

  最重要的是,尊重史实的话,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发明的,只是由他们传播而已。

  阿拉伯数字真正的起源,是印度次大陆的旁遮普地区,即后世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此时的旁遮普正处于封闭状态,不为外人所知。

  所以,借用一下,他们应该不会生气的吧?

  毕竟后世阿拉伯人也借用了十几个世纪呢。

  “从0到9,称为大唐数字,由此千变万化,可写尽一切数字。在记录的册子上,必须用正字记录,因为大唐数字容易被篡改。”

  “但用大唐数字计算,速度就要提高许多。”

  那是,你写个壹的功夫,大唐数字已经写了好几组了,怎么比效率?

  “还有,用算筹计算,太慢,你们还得学盘算技能。”

  柴令武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大算盘太费体力了,得自己打造合适的算盘呀。

  那种专业比赛的小巧玲珑式算盘就算了,对那种莱菔粗的手指头太不友好,还是大约长四十厘米、宽十五厘米的算盘比较合用。

  枊范眼睛一亮:“少府大才!只是,可否允许察院同僚一并学习?呃,算盘这物件,还是请少府安排人打造,察院购买。”

  虽然枊范只是察院十五监察御史之一,但他敢说敢做,察院已经隐隐唯其马首是瞻。

  这种增加技能的好事,出钱察院也愿意啊!

  柴令武想了想,算了,还是给米川县工匠一个机会,小小增加一点买卖,新算盘作坊,出炉吧!

  学习技艺免费,指定购买盘算也就不过分了吧?

  对老木匠而言,算盘也就珠子难车一点。

  开展培训业务啊?

  这倒是个增加收入的好办法,可柴令武是县尉,总不能长期扑到教学上吧?

  再说,察院总共才百来号人,为这点人打造一个产业,不值哟。

  枊范人虽然刚正,却不古板,当即出了个主意:“待察院第一批学完,即在长安大肆宣扬借贷记账法,若有意来米川县学习的,由察院同僚统一登记、配送过来,少府酌情收取一些费用,如何?”

  主意不错,由专司监察的察院宣传,效果肯定比在墙上贴牛皮癣广告强。

  察院学了,你民部不学吗?

  民部学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