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霍国公府的难处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柴令武有一搭没一搭地教着柴旦、柴达木、李不悔他们,公房里升起石炭火炉取暖。

  石炭的烟毒,一个烟囱就解决了,小事一桩。

  整个柴家庄迅速按这方法,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烟囱。

  再加上酿酒所囤积的石炭,被柴令武按户发放一石,这个冬天,即便是柴家庄的孤寡老人,也能够挺得过去。

  公房已经事实上成为学堂了,然后柴令武看到那些庄户对自己态度更谦恭了。

  比分钱时更谦恭。

  柴令武不太理解庄户们的行径,后世教育的普及化,使柴令武觉得一切不过是理所当然,意识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柴跃扣响门户,进来后拱手:“庄主,外面有道长要买酒。”

  看到柴令武奇怪的眼神,柴跃讪笑着解释:“一个是道长要采买的数量高达百斛;还有一个原因,道长是楼观台的,当年平阳昭公主在畿县周旋时,也曾受过岐晖道长的资助,楼观台出了许多的粮草。”

  母债子偿,天经地义。

  岐晖的道法精湛,见识更是不凡,在平阳昭公主最困难资助粮草,并因其在隋大业七年预言“天道将改,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而受太上皇看重,受封紫金光禄大夫。

  大唐立国之后,李渊亲临楼观台拜谒老子像,认其为祖,诏楼观台为“宗圣观”,奉为道教正宗。

  所以,现在的标准称呼是宗圣观。

  岐晖在其后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争储中,也是坚定不移地站在李世民这头,果真是慧眼独具,每一次都能成功下对注。

  相形之下,柴绍就逊色得多了,大舅兄与二舅兄之争,他只能谁也不帮,外出打仗去。

  手心手背都是肉,帮谁都不合适。

  两头不帮,结果自然是两头不讨好。

  所以,柴绍看起来不失恩宠,其实谁都知道,他已失圣宠。

  只不过,有柴绍的赫赫战功、有平阳昭公主的遗泽,霍国公府只要不是作死,几可无虞。

  岐蕴是岐晖老观主的侄孙,三旬左右,着青色衲衣、戴混元巾、着圆口鞋,背慧剑、持拂尘,面容端正,见面拱手称“无量寿福”,礼仪到位,无可挑剔。

  “老观主可还康健?”

  柴令武再不是人,这点好歹是知道的,当下拱手回礼问候。

  岐蕴的脸上现出淡淡的哀伤:“昨天,老观主羽化升仙了,贫道奉师命下山,便是要采买酒菜为老观主办身后事。”

  这不是仙侠小说,所以,羽化升仙只是死的代名词。

  岐晖今年七十四,在这个年代已经极为高寿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话不是夸张,是因为疾病、饥饿、战争,正常的人均寿命能到四五十就很难得了。

  所以,勉强算得上喜丧了。

  “楼观台,不,宗圣观于我柴家颇有情谊,老观主升仙,按理说应当酒水全部奉送,只是,如此会让不明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